三地菩薩進入深廣禅定修持
欲步入正途的甚深禅定修持,必須以佛法的聞思修慧為基礎,廣集利益眾生的福德資糧,才能直入正規的禅修證境而無障礙。三地菩薩名為發光地,這便說明了此地修行者在聽聞正法、思惟法義、解悟真理、為法忘軀、依法修行、廣修福德,普渡眾生……等各方面的實踐問題,已經做得非常徹底。才能在自度、度他的體驗中,深刻的領悟到:欲根治無量眾生的煩惱心病,唯有先拯救自己的煩惱心病,將身心超出世間愛欲生死的束縛范圍,一心專注在佛道智能的追求中,才能以我們所修證如虛空般地的廣大悲智,徹底的對治眾生的無量煩惱病症。所以此地菩薩時時刻刻,以其無量利益眾生的哀愍心,在寂靜無人之處,收攝身心,思惟佛法,依教修行……,因而以無限的忍力、耐力、毅力……所匯集成專注的精神力量,超出欲界眾生的散地界限,進入色界、乃至無色界的禅定境界,而逐漸在出世正定的成就中顯發如太虛般的智能光芒。誠如經中所說:「菩薩住此發光地時,即離欲、離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住初禅。滅覺觀,內淨一心,無覺無觀,定主喜樂,住第二禅。離喜、住捨,有念、正如,身受樂,諸聖所說,能捨有念受樂,住第三禅。斷樂先除,苦喜憂滅,不苦不樂,捨念清淨,住第四禅。超一切色想,滅有對想,不念種種想,入無邊虛空;住虛空無邊處,超一切虛空無邊處,入無邊識。住識無邊處,超一切識無邊處,入無少所有。住無所有處,超一切無所有處,住非有想非無想處。但隨順法故,行而無所樂著。」
「此菩薩,心隨於慈,廣大無量不二,無怨無怼,無障無惱,遍至一切處,盡法界虛空界,遍一切世界,住悲喜捨,亦復如是。」
「此菩薩,得無量神通力,能動大地;以一身為多身,多身為一身,或隱或顯,石壁山障,所往無礙……,天耳清淨,過於人耳,悉聞人天……。以他心智,如實而知他眾生心……。念知無量宿命差別……。天眼清淨,過於人眼,見諸眾生,生時死時……,諸天之中,菩薩天眼,皆如實知。此菩薩,於諸禅三昧,三摩缽底,能入能出,然不隨其力受身,但隨能滿菩提分處,以意願力,而生其中。」
「此地菩薩,觀一切法,不生不滅,因緣而有,見縛先滅,一切欲縛,色縛有縛,無明縛,皆轉微薄……。」
由上經文得知,三地菩薩在廣大悲智願力前導下,已經能夠證入甚深法性禅海中,而且不會對甚深的禅定法榮生起貪染之心。因為心力不執著三昧境界,念力便得到自在。就在念力自在的情況下,能夠自由出入禅定證境,依自己的念力、意願力而自由受生,不受神力果報的束縛。
- Mar 03 Mon 2014 23:21
三地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