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願心,謂由心住淨戒而得自在,故能遍遊十方世界,化導眾生,隨其所願,悉皆滿足。經云:住戒自在,能遊十方,所去隨願,名曰願心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十信叫「願心」,這是十法界裡面的佛,相似即佛。塵沙煩惱的習氣斷盡了,他還有,什麼煩惱?無明煩惱。什麼叫無明?我在講席裡常說,起心動念就是無明。可是起心動念的意思太深,一般人不會懂,這個在大乘佛法裡頭要細說。起心動念,你看看十法界到頂了,因為起心動念才有十法界,要不起心、不動念,十法界就沒有了,所以這叫根本無明。佛說「無明不覺生三細」,從三細相裡面就生六粗相,「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這是什麼?這是佛法裡面跟我們說明宇宙的源起。宇宙怎麼起來的?就是最初一念不覺,那個一念不覺就是起心動念,有這個起心動念,十法界才現前,不起心不動念,十法界就沒有了。我們六道,六道是執著,就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。阿羅漢、七信菩薩把這個見思煩惱斷了,六道就沒有了。六道是個夢,一下醒悟過來了,六道就沒有了。出現的什麼境界?就是四聖法界,就是此地的七信、八信、九信、十信。這還是一場夢,六道是夢中之夢。這個夢,要是不起心不動念,十法界就沒有了。十法界沒有了,你就看到一真法界現前。所以一真法界才是真正夢醒。十法界是一場夢,六道輪迴是夢中之夢,我們睡覺也作夢,那是夢中夢中之夢。
       「謂由心住淨戒而得自在」。所以現在人不懂,以為受戒很辛苦,不知道受戒是得大自在。戒是清涼,戒是自在,我們現在為什麼看不出來。那是什麼?我們平常放逸慣了,統統學那些不好的習氣,現在要叫你把這些習氣一樁一樁斷掉,你就感覺很痛苦,你不知道,那是真自在。你現在感覺得很快樂、很自在,那是痛苦。為什麼?死了以後到三途,你才曉得那真的是苦。你如果是真正明白,真正懂得,你在戒律裡頭享受清淨自在,真放下了。連這個身體都放下了,何況身外之物?「故能遍遊十方世界,化導眾生,隨其所願,悉皆滿足」。眾生有一些疑難雜症,統統可以幫助他解決。一無所有,能夠遍遊十方,這怎麼不快樂!所以要學佛。
   「經云:住戒自在,能遊十方,所去隨願,名曰願心」。這個願是什麼?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我已經很多次勸勉大家不要拿錢財供養我,你們拿錢來供養我,這錢怎麼用?怎麼給你們培福?好在這一套我學了印光法師,十方四眾的供養統統印經布施。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弘法人才的培養,這當前迫切的嚴重問題。我也是到處說,希望真正有福報的大護法,著重培養人才,希望這些真正發心的人,要遵守老祖宗的教誨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基礎一定是把四個根紮穩,無論在家、出家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《沙彌律儀》在家也要學,沙彌十戒、二十四門威儀,在家、出家統統要學。你有這個基礎,你再深入經藏,無論是出家身分、在家身分,都可以講經教學,佛法就興旺起來了。只要有實學,不一定要有文憑。所以人要用功、要發憤,要有實學,要有真東西,在這個社會你才能走得通,全世界的社會。能夠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十信願心就是這個意思,它不是別的願,普賢菩薩所說的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十信就介紹到此地。
〈本篇節錄自《淨土大經解演義》第562-563集〉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jacklee101 的頭像
jacklee101

緣夢心願網

jacklee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